(四)潜伏期:
在经历了恋母情结之后,儿童的性心理进入潜伏期,在此时期,儿童的性欲保持沉寂状态,对异性漠不关心,游戏时大多寻找同性伙伴。
(五)青春期:
在青春期性腺的成熟增多了里比多冲动,如果生殖器期的心理冲突得到了圆满的解决,个体就会将里比多能量转向家庭之外的某人身上,开始了成熟的异性恋。
(六)生殖期:
在弗洛伊德看来,只要能成功地解决以上所有性心理阶段的冲突,个体就能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,他在性、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是成熟的,具有坚强的自我,能够控制不适宜的性冲动。弗洛伊德认为,这种意义上的健康人并不多见。
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引来了许多批评,其中最激烈的批评集中在婴儿的性欲问题上,婴儿的口唇快乐和排便快乐到底算不算做性欲,它们在人格的构成中有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重要吗?令人遗憾的是,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模式仅仅是一些假设,并未得到科学的证明;而对他观点的批评也都出自假设,亦没有科学的证明。